决定创业的那一年,张留凤33岁。和很多想摆脱窘境而被迫创业的人不同,那时候的张留凤有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但她从小到大见过太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为了生计在外漂泊的女性,张留凤希望能为她们做点什么,她想到了创业,“只有给这些女性提供合适的岗位,才能让她们有机会留在家乡。”
2011年,她拿着2万元启动资金,在地下室开了间绣坊,没有招牌,没有客户资源,从“扫街”发传单,到自建网站,最后通过产品的创新和渠道上的变革,带着公司走出危机。创业仅4年,张留凤创立的“一涵汴绣”就成为汴绣行业首家挂牌上市公司。
家里没一个人支持我
1978年,张留凤出生在河南开封。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经济繁荣,为汴绣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汴绣以“官绣”“宫廷绣”著称,不仅有人专门为达官贵人绣制官服,民间刺绣也非常普遍。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汴绣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但刺绣艺人不愿意放弃这门传统技艺,许多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传承着汴绣的手艺。在张留凤的记忆里,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绣花,农闲的时候,大家还会通过绣花补贴家用。
但她那时候并不想学刺绣,刺绣是个精细活,一坐就是一天,她更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外面玩。而母亲总想把她留在家里学刺绣,她想尽办法对抗,偷偷扔掉绣花针,把绣花针掰断。
上完大学后,张留凤才终于离开刺绣的世界。毕业后她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过上了世俗意义上的好日子。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读懂了母亲当初的用意,汴绣需要人传承下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汴绣已经慢慢被人遗忘,许多坚守这项技能的老艺人,生活也越来越拮据。
2011年,张留凤发现很多曾经熟悉的绣娘都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把父母孩子留在家乡。于是,她萌生了创业做刺绣的想法。“一方面,绣娘们能够留在当地工作,有机会在家里陪小孩;另一方面,不要让汴绣的技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