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守护光学:防止镜头霉菌的全方位指南
作者 古贺
发表于 2025年8月

Q1镜头真菌到底是什么?

镜头真菌不是单一物种。镜头真菌是霉菌在镜头内部生长的通称,通常是在玻璃表面或镜片间的缝隙中。它们依赖于三个关键条件:

·高湿度(RH≥60%):潮湿环境激活孢子;

·黑暗环境:镜头内部缺乏直接光照;

·有机营养源:灰尘、皮脂、润滑油等。

孢子无处不在,镜头空间幽暗潮湿时,就容易生根发芽。伴随菌丝扩张,常呈现蜘蛛网、羽毛、雪花等形态,用LED照射镜片,便能识别。

Q2霉菌的视觉识别方法!

·蛛网状菌丝:从一点扩散,宛如微型霜花;

·圆形绒毛斑:同心扩展,触之不能擦除;

·朦胧雾斑:中间或边缘呈雾状,与起雾不同;

·蚀刻痕迹:裸露涂层或玻璃留下永久性侵蚀点。

Q3镜头发霉为什么可怕?

1成像质量迅速下降:菌丝在光路中引起光散射,造成对比度降低、微光虚化,尤其在逆光环境中,更容易观察到眩光、重影。测试指出,一旦覆盖面积达15%—20%,图像锐度与色彩真实度就会显著降低。

2涂层与玻璃受损:部分霉菌释放有机酸(如氢氟酸),腐蚀防反射涂层甚至玻璃表面,形成不可逆的蚀刻凹坑。这样即便清除霉菌,也难恢复原来的光学特性。

3经济价值受损:尤其是手动镜头、高端镜头和经典老镜头,一旦涂层或镜片被蚀刻,维修成本高且麻烦,转售价值亦将大打折扣。

Q4真菌会“传染”到其他镜头吗?

·环境为真凶:孢子无处不在,在镜头之间“传染”并非因为霉菌互相传播,而是同一环境(高湿、缺光、通风不良)激活它们。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