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5年《住房租赁条例》 剑指租房乱象
作者 周琦
发表于 2025年8月

7月21日,备受瞩目的《住房租赁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发布,将于9月15日起施行。

这部酝酿5年的法规,不仅在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各方权益、盘活存量资源、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构建了清晰的制度框架,更是直指住房租赁市场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权益纠纷与经营乱象。

无论是租客遭遇的安全隐患、押金纠纷,还是房东面临的房屋损坏、租金拖欠困境,这些困扰租房交易双方的痛点,将随着《条例》的实施迎来系统性治理方案。

划出 “居住红线”

“燃气安全一旦发生,都是大事故,过去的教训十分深刻。”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2023年10月,北京市通州区发生一起燃气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7.07万元。事故原因就是租户在店面装修时,相关人员违规操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这并非个例。虞晓芬介绍,出租房安全问题集中在三个领域:燃气安全、室内装修和空间安全。

例如,部分房东为节省成本,使用老旧灶具、燃气热水器、燃气管道等,且很少维护;有些城中村出租房还存在私自改装管道等现象;不少中介用廉价板材快速装修,甲醛超标成为“常态”,严重影响租户健康,尤以“串串房”(指通过低价购入二手房或毛坯房,使用廉价材料进行快速装修,然后以高价出售或出租的房屋类型)最为典型。此外,部分过道、车库等非居住空间被违规改造出租,严重阻碍疏散逃生。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